热搜词:

保时捷利润暴跌99% 是暂时性危机还是转型失败

最近一组财务数据让保时捷陷入了舆论焦点 ,据保时捷集团(Porsche AG)最新披露,2025年1-9 月其运营利润仅为4000 万欧元,较2024年同期的40.35亿欧元暴跌99%,利润率更是从14.1% 骤降至 0.2%。

造成保时捷销量、利润双双大幅下跌是有多重原因的,其中之一就是保时捷品牌电动化翻车,为抢占电动化先机,保时捷停售了三款核心燃油车型,其中就有被称为 “十年摇钱树” 的 Macan、兼具情怀与销量的 718 Boxster 和 718 Cayman,将资源全力倾注于纯电车型研发。然而,市场却给这份激进上了沉重一课:寄予厚望的纯电 Macan 上市后销量惨淡,即便搭载宁德时代 100kWh 电池、拥有 784 公里续航的亮眼参数,仍未能打动消费者。更尴尬的是,其 800V 超充系统的实际适配率仅 65%,多次因技术问题延期交付,彻底消耗了市场耐心。

据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调研显示,也许被内燃机的烙印焊得太深,72%的保时捷车主认为内燃机才是品牌价值的核心,没有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和发动机的轰鸣让保时捷失去了灵魂,而大众集团CEO 奥利弗・布鲁姆认为,保时捷大幅度暴跌和中国市场快速崛起电动化有关系,同时美国高关税也拉低了销量、俄乌因为冲突也造成欧洲市场萎缩,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让保时捷少了三分之二的收入。

内忧外患叠加在一起,让保时捷利润崩塌,面对绝境保时捷紧急踩下战略刹车,启动 “油电双轨” 的自救模式。最直接的调整是重启燃油车生产线:原计划全面电动化的下一代 718 系列,现在重新把燃油版加入,911增推限量版燃油车型稳固核心用户群。同时在电动化领域,放缓激进扩张节奏,转而聚焦电池成本控制等问题。

这场 99% 的利润崩塌,本质是豪华品牌电动化转型的典型困境:当技术迭代速度赶不上战略野心,当品牌情怀难以适配新能源逻辑,激进冒进便极易演变为生存危机。保时捷的自救之路,一边是欧盟 2035 年禁售燃油车的政策红线,一边是老用户对机械质感的坚守,更要应对新势力的降维打击。

如今的保时捷正站在十字路口:燃油车是短期的 “利润安全垫”,电动车是长远的 “生存通行证”。这场危机或许正如官方所言是 “暂时的”,但它已然敲响警钟 —— 在电动化浪潮中,没有品牌能仅凭历史光环前行,唯有平衡情怀与创新、控制成本与节奏,才能穿越转型迷雾。